亚博2022最新首页登录-官方入口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正文

写作课程实践习作: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9年06月25日 15:48  

 

调查报告

          题 目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 院: 文法学院

          年 级: 2018

          专 汉语言文学

          班 202

          组 别 四组

          成 员 田盼盼谷恒淑张华玲罗芮杨武静江志茹于思敏廖诗帆肖光瑞吴晋竹

          指导教师 邓琴蓉

                                    2019年5月5日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手机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用玩手机,打游戏,看电影等方式来打发课余时间,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抱着书阅读。尽管部分学生会选择在线阅读,但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自古以来,书籍作为一直延续至今的宝藏,历代被文人骚客歌颂和赞美,比如“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一本书就是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3。”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大学是一个美好的人生阶段,是思想过渡到成人的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场所,因此作为大学生不能荒废更不能放弃阅读。书籍作为使人进步的阶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灵性和情商。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4。”一个人的气质和内涵是一个人心性成熟的外在表现,而这样的人一定读过很多书籍明白很多事理。书籍是人类知识体系的承载和媒介,推动者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丰富着整个社会的精神世界和灵魂。

调查中有数据表明,2018年以色列纸质图书阅读量人均为64本,韩国人人均阅读量为11本,美国人人均阅读量为7本,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为4.67本5。

因此,进行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大学生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学校第七届读书月活动开展之时,进行此次问卷调查,用以了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通过对问卷分析,及时发现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的建议,促成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和学习氛围。

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调查时间:2019年4月10号至5月

(二)调查对象:亚博2022最新首页登录-官方入口在校学生

(三)调查方式:采取网上问卷与纸质问卷调查

(四)调查项目:课外阅读的类型,时间,阅读目的,阅读方式,书籍来源,影响阅读的因素等。

(五)问卷情况:本次问卷共发放纸质问卷40份,回收问卷22份,回收率55%,网上问卷257份,有效问卷279份。其中包括17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选择题中包括14道单选和3道多选。

二.调查情况

调查采取随机分发问卷的方法,针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在学生中抽取调查者,其中包括纸质问卷与网上问卷两种形式。其中男生86人,占总人数的30.824%,女生193人,占总人数的69.175%。在调查者中,文科生176人,占比63.082%,理科类学生56人,占比20.071%,体育生6人,占比2.409%,艺术生41人,占比14.695%。详细分析如下:

(一).关于大学生阅读的原因

选择出于阅读兴趣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0.286%,认为阅读能够提高个人修养,陶冶情操的人数占比43.010%,其他则是因为提高学习成绩,或者老师推荐阅读而读书。除此之外,认为阅读在大学生活中有用的人数占总比的67.383%。在这组数据中,能够看出大部分的同学对于大学期间进行课外阅读有着清晰的认识,认为阅读是有用的,对于阅读还是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大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阅读,正确的认识阅读的作用。

(二).阅读时间

由问卷中的数据可以看每天阅读一小时之内的人数为12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5.87%;阅读时间在一至两小时的人数为10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5.84%;每天阅读超过两小时的人则占总人数的18.279%。在大学生活中,大部分的同学会选择早晚自习或者周末进行阅读,占调查人数的84.946%。每个人花费在阅读的时间是不同的,大部分同学每天都能抽出部分时间进行阅读。部分同学每天阅读时间在一个小时之内,部分同学的阅读时间是在两个小时以上。除此之外,大部分同学虽然有自己的阅读计划,但很少同学能够坚持下去。

(三).阅读方式

大学生喜欢阅读他,们阅读图书的来源很广,比如从图书馆借阅,从好友处借阅,从书店里买书,从网上下载图书等。15.412%的同学会选择从图书馆借阅;27.240%的同学选择从书店购买书籍阅读;54.838%的同学选择从网上下载阅读;还有少部分的同学会从亲友处获得课外书籍阅读。与此同时,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占总人数的32.616%,喜欢阅读电子书的占总人数的51.254%,喜欢听有声书的占总人数的7.885%。

由此得知,在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平台,网上阅读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在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另一个方面,纸质阅读依旧是重要的阅读方式。大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了解世界。

(四).阅读类型

对于大学生喜欢阅读的类型,有以下数据:喜欢文学作品的人有197人,占总比的70.609%,喜欢经典文学的人有110人,占总比的39.426%,喜欢阅读报刊杂志的人有88人,占总比的31.541%,喜欢网络文学的人数有82人,占总比的29.390%,喜欢生活类书籍的人数有75人,占总比的26.881%,喜欢军事类书籍的人数有31人,占总比的11.111%,喜欢经济管理的人数有28人,占总比的10,035%,看工具书的人数有26人,占总比的9.318,喜欢军事书籍的人数有8人,占总比的2.876%。与此同时,在影响大学生选择课外书籍的因素中,书籍类型占比72.401%,阅读兴趣占比70.967%,作者,体裁,篇幅,价格也是影响大学生选则课外读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阅读偏好更倾向与情节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而其他种类的书籍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强。

(五).影响阅读的因素

对于当代大学生,影响阅读的因素有很多,问卷中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上网聊天,玩游戏, 看电影等方式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有154名同学选择占比55.197;部分同学因为学习忙而没有时间阅读,有99名同学选择该选项占比34.483%;除这些原因之外,因为不知道阅读什么书及参加社团活动而没有时间阅读的情况紧随其后。

问卷数据反映出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忙于学业或其他活动,没有空余的时间读书。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许多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只是研究自己的专业项目。大学里也有很多社团并举办很多的活动,很多大学生精力放到社团活动,没有时间花费在阅读。不明白就应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在询问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作者或者文学作品时,大部分同学填写的是网络小说,小部分同学所填的答案是经典名著;而部分人填的作者是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等,另一部分人所填的作者是郭敬明,大冰等人。

三.我们的建议

(一).改善大学生不良的阅读倾向,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品位。

不少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有些同学甚至出现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而文学作品,专业知识的书籍已经被挤兑到边缘,这样的倾向不得以改善将会最终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针对这样的不良阅读倾向,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荐好的文学作品,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多读书,读好书,学会品读文学经典,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辨析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课外阅读意识,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6。可见,培养正确的兴趣和习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习本身,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7。”书海无涯,但其中并非是十全十美的。

我校应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自主选择书籍,形成正确的阅读意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学生阅读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并根据自己的专业与研究方向确定自己的阅读内容。循序渐进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提高大学生课外阅读重视度,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增强校园读书氛围。

大学生在阅读上投入了部分时间,但依旧存在阅读时间短,阅读量较少,阅读无计划性等问题。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所重视,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人生有涯知无涯。因此,针对阅读要有合理的计划:

对于大学生本身:应该督促自身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培养坚持看书的习惯,确保有充足的读书时间;树立积极的阅读观;列出阅读书籍清单,定期完成阅读目标,培养阅读意识。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开展读书月活动,提供一个让同学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图书馆设读书之星,评出阅读量最多的学生,提高同学们读书积极性;邀请教师、专家定期做讲座,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意识,进而提高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设知识竞赛,知识讲座,并给予奖励措施,增强校园读书氛围。

(四)​采取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当代大学生把阅读仅仅当成阅读,当成消遣,注重文字的故事性、趣味性,看完就扔,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好读书,却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型阅读者。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神通。要想从书中得到知识,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读书方法。

阅读,应该有目的地去细读书籍,尊重兴趣,学会选择,从自己认知视角去阅读。学会利用时间。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挤, 总会有的。化零为整凑时间, 善于把时间的`边角余料'和`零碎布头'拼凑起来, 充分利用。学会记笔记,在阅读中学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当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书心得,并与他人交流,提高每本书籍的阅读效果,重视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和效率。开卷有益,辩证的看待书中内容,尽信书不如无书。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书是种学习,实践也是一种学习,能够把读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经历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

近年来,随着大学课程的增加和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通过调查,使我们看到当前我校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与世界人均阅读量相比,我校学生阅读量偏低,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有着明显的误区。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关注,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除了学校和学生,社会也有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郁的读书氛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就是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推广读书活动。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度,身在书香四溢的大学校园,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发展,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享受人生的快乐。读书使人明智,用高效的读书方法读书,更能提高对于书籍知识的掌握以及读书量的提升,因此学校对于大学生读书量的增加应该尤为重视,积极鼓励大学生读书。

人生跌落时,知识的力量会支持我们度过难熬的时光,人生得意时,读过的书教会我们谦逊和低调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培养直面人生的心态,形成成熟的性格。书读得多了,内心就不会慌乱,面对岁月的考验,让我们再让任何的况遇中。荣辱不惊。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趁着春风不燥,趁着年华未老,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让阅读成为一种沉淀,让阅读成为骨子里的渗透,让阅读成为陪伴终生的习惯。

参考资料:

1. 引自北宋哲学家程颐。

2. 参于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

3. 参于戈特弗里德·凯勒。

4. 参于宋朝作家苏轼《和董传留别》《柳氏二外甥求笔记》原句为“粗缯大布裹生活,腹有诗书气自华”“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神通。”

5.引于网易新闻2018年4月23号《世界各国人均阅读量排名,你猜中国排第几?》

6. 参于英国作家萨克雷。

7. 参于俄国作家维萨里昂·格里戈里取维奇·别林斯基,原句为“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书。”

8. 引自新华社新媒体《夜读,书里的东西最终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写作学》课程

调研实践课第4小组:

田盼盼张华玲谷恒淑杨武静罗芮 江志茹于思敏廖诗帆吴晋竹肖光瑞

执笔人:田盼盼杨武静

上一条:写作课程实践习作:合作探讨 初次实践----18级汉语言文学201班写作课调研实践圆满结束 下一条:弘博书院社长例会顺利举行

关闭

Copyright © 2022 亚博2022最新首页登录-官方入口 蜀ICP备11012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