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青年人被认为是担负起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正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们在除却学习以外的课余时间安排,也可以从某些方面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本组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周末时间安排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其意义与目的在于通过调查青年大学生生活状态探寻他们的内心想法并加以分析总结,为大学生朋友们提供一个参考,便于改进充实自己的周末
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我文化底蕴,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重要时期,是纵于享乐还是张弛有度对青年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大学还是通往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若在此时能够充实完善自己,面对未来社会竞争时也会胸有成竹;反之将会遭遇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与不适应。我们注意到,在脱离了中学时代的升学压力与师长的督促后,大学生们的惰性开始滋长,周末仿佛就是颓靡的代名词——熬夜追剧,打游戏,宅在寝室不出门等等。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利用周末兼职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或是在图书馆学习来充实自我,或与好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开阔眼界。
面对如此反差,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当端正自己的心态,抛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合理规划周末时间,在娱乐与学习中寻找平衡点,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我们的时间去充实自己,如此,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未来。
二.调查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周末时间安排有个全面了解,我们面向学生群体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电子问卷并在学校附近针对不同学校的学生(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西南航空专修学院、亚博2022最新首页登录-官方入口)随机派发纸质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45份,电子问卷155份,共计200份。有效份数——纸质档45份,电子档155份,有效率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比约28%,女性占比约72%。
调查问题以客观选择题为主,针对周末的活动类型、陪伴对象、入眠时间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探寻大学生的周末状态与生活方式。由于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差距较大,但我们仍可窥一豹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大学生周末时间安排的基本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通过关于“您是否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周末时间”的调查数据显示,回答有计划的107人,无计划的94人。可见大部分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周末有具体的计划,但也有近50%的人是无计划的。周末没有任何计划与安排全凭个人心情随性而为,需要指出的是漫无目的往往会造成周末时光白白流逝,并产生毫无收获的空虚感。长此以往,由于周末慵懒生活状态与平时紧张学习状态大相径庭,轻松的周末与平常繁忙的课程学习造成反差也会形成倦学心理,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根据调查显示,在周末活动安排上,选择学习、外出游玩、睡觉的在选项比例中占比较大,分别占比65.38%、67.95%、78.85%;次之为打游戏占比52.56%。透过此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在周末活动安排上,睡觉、游玩、打游戏的占比率非常之高。真正利用周末时间来充实自我的人较少,更多的人选择以一种比较颓靡的方式度过周末。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选择一些休闲方式也未尝不可,或许这三者之间有重叠,但从数据显示结果来看,大学生们有很强烈的因贪于享乐而放纵自己的倾向。
在关于“周末活动能否按计划进行”和“周末计划变更的原因”问题调查时,能按计划进行的人占比61.5%,不能的占比38.5%;而周末计划变更的原因中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占比76.5%。其次为赖床,占比46%。再次为周围人的影响和游戏占比分别为36%、17%。由此可见,当计划确定后,多数人可以按照计划执行并不受其他事物影响。说明计划在合理利用周末时间上的重要性,而影响计划执行的重要原因显示为赖床。由于赖床致使原本制定的计划时间被推迟或者延误,一般人索性就更改计划,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安排新的内容很容易使这一天虚度。
由于周末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活动范围都限于学校周边,故周末开销普遍合理,数据显示约45%的人开销为100元以下。除一些需要外出游玩或者聚餐的开销较大(100-200),占比38%,而开销在(200-500)的仅为14%。因为在大学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室友,所以在周末和谁一起度过的问题上,有77%的人选择了室友。选择男女朋友的次之,占比20.5%;同班同学和社团朋友的占比接近,分别为16%、15.5%
在周末没有课程安排和部门活动的情况下,大学生们的作息时间是否有变化。在针对入眠时间和用餐次数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正常入眠时间即22:00以前的占比1.5%。而在22:00-0点的入睡占比57.5%,0点-6:00入睡的占比38%,甚至也有通宵不睡的学生占比3%。在周末能正常就餐的人占比31.5%,只吃两顿的占比40.5%,想吃就吃的占比25%。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大学生在周末时间普遍晚睡。晚睡晚起导致用餐次数出现变化,饮食不规律影响肠胃正常工作,晚睡熬夜在损害身体的同时也养成了不良的作息习惯。长此以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损伤。
那么如果让大学生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周末做评价,他们会如何评价呢?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30.5%的人认为周末很充实很满意,很平淡的占比34.5%,虚度的占比26%。其中思考并想过要改变的占比53.5%。思考过但认为目前没必要改变的占比31%。可以看出很多人对自己目前的现状并不满意,甚至有想过改变。这反映出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对于充实的追求,努力想摆脱颓废,追求上进的心理。
三.大学生周末时间安排不当原因分析
由以上调查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周末是课余时间,但与选择休闲娱乐的同学不同,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周末学习的人占比很大。其中65.38%的学生选择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我们认为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出于考研、考证,提升自我的需要
这部分同学对于未来人生职业已有初步规划,并开始进行准备。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出于对自身未来发展需要的考量,这部分同学希望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于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课程内容有不理解的,利用周末进行理解巩固
由于大学更强调个人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加之课堂时间有限,难免在专业知识上有不理解的地方。如果任其堆积而不加解决则会影响学习,于是有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对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由于周末时间比较集中更利于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在周末复习巩固完成学习任务的人也非常多。
(三)纯粹出于对知识的兴趣,丰富个人内涵底蕴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充实自我的重要时期,对学校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利用,也是一部分学生的追求。这部分学生的视野不局限于课堂学习,在课外学习中开阔眼界,知识或许不会直接转化成物质的东西,但会对我们进行潜移默化,变成智慧活在我们的头脑思想里,丰富个人的内涵底蕴。
我们注意到仍然有大部分学生的周末安排以玩乐为主,经过一周学习生活过后,我们需要放松,增加精神愉悦感,加之周末属于休息时间对各种娱乐活动的安排本无可厚非,但在调查中发现周末选择睡觉的人占比78.85%,矛盾的是,仍有57.5%的人选择于22:00—0点睡觉。在休息时间充足的前提下,仍然有超五成的人选择晚睡。那么这期间除去睡眠以外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追剧,游戏是大部分回答。于是有人出现虚度时光的感觉,我们认为原因如下
(一)脱离中学的高压进入大学暂时找不到奋斗目标
中学的紧张繁忙都是为了升学,而进入大学后没有升学压力。很多人又没有明确的对未来的规划所以选择得过且过,用追剧打游戏来打发时光,可能内心觉得学习有必要,但由于没有毅力决心宁愿空虚无聊的打游戏或看剧至深夜也不安排任何学习任务。
(二)多种社交需要
大学生出于部门或社团活动的需要,需要在闲暇时间进行互动交流。加之周末方便与朋友联络增进感情,所以需要利用周末安排一些社交活动。虽然社交对大学生来说是必要且重要的,但不能给你生活和精神带来愉悦和进步的社交,就是无效社交。我们应当避免类似以下的无意义社交,例如老是约你外出却总重复一些鸡毛蒜皮,不顾你众多急需处理的繁忙事务而拉你出去聚会等等。
四.调查结果与解决对策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对周末时间有安排有计划的人一般都可以照计划执行,并感觉较为充实。而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显示出颓废和过于放纵自己的趋向,晚睡晚起,不良的作息习惯,在损害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在侵蚀我们的大脑。没有计划的漫无目的,一味游戏放松使我们松懈自己头脑里关于学习的念头。虚度带来的空虚与麻木,让我们产生一种失落感。无所收获让人沮丧,有想过改变但又因为缺乏毅力、不会合理安排、易受他人影响等而宣告失败。
如何合理地安排周末活动?选择是多种多样的,65.38%的人选择学习使自己获得知识,提升自我。有16.67%的同学选择兼职使自己不仅可以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减轻父母负担,还可以锻炼自己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能力。67.95%的人选择外出游玩来开阔眼界,拓宽视野。而一味宅在寝室、熬夜追剧和通宵打游戏无疑是失去了学习与玩耍的平衡点。适当的休息娱乐可以养精蓄锐,但以此为主则会物极必反。
针对大学生周末时间安排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周末计划
计划的设立应从自身出发,根据自身实际做出有可行性强的计划。一般来说,对周末有计划安排的人往往会有充实的感觉。个人制定的计划灵活多变,可以留有余地,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进行可取舍更改。
(二)端正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
明确当前阶段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对于未来的人生有何规划?制定了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实现?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脱离高压的中学就永远享有安逸;端正自己的心态,不努力奋斗赢不了精彩未来。
(三)坚定信念,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若有了改变当前现状的念头,就要坚定信念。首先明确自己会受什么因素干扰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利于我们抛弃不良生活习惯,规避消极堕落,追求健康阳光的人生。
(四)增强自我控制力,强化个人管理
脱离高压的中学生活,加上暂时找不到奋斗目标,使得大学生们纷纷有些放纵自我。熬夜通宵,暴饮暴食,宅在寝室不出门的颓废生活不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所以大学生们应该增强自我控制力,强化个人管理,杜绝惰性的泛滥。
(五)找到学习与娱乐的平衡点
俗话说,过满则溢。任何东西到了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学习和娱乐也是一样,一直学习会让人感觉疲惫,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丧失学习兴趣;娱乐时间太多使人无心学习导致期末挂科,无所收获。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找到学习与生活的平衡点。
五.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的周末时间安排计划与生活状态。部分大学生能合理安排时间并感觉充实,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无目的无计划的蹉跎岁月了,而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应当乐观积极,洋溢无限的青春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希望大家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希望大学生朋友们能够合理安排周末时间摆脱消极无为的生活状态,志存高远,朝乾夕惕,激发青年人的奋进潜力。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写作》课程
调研实践第四小组
骆新雨王岚王渝邓卓文
陈沙沙马澜王锦龙
执笔人:付洋洋